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正如火如荼進行,海南迎來“消博時間”。本屆消博會總面積達到12萬平方米,較上屆增加20%,共有來自65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3300個消費精品品牌參展。
此前兩屆消博會的成功舉辦,進一步點燃了外企的參與熱情。來自法國、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印尼、捷克、泰國等35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名境外采購商在現場奔忙,洽談采購。
《國際金融報》記者也奔赴現場,帶大家直擊這場外貿盛會——
在第三屆消博會的會場,法國館的設計獨具匠心。
整個展位以法國繁華商業街和奧斯曼建筑風格的百貨商店為藍本進行設計,置身其中,仿佛親臨巴黎繁華的購物之地。
本屆消博會上,法國再次以國家館形式參展,帶來美容、時尚、生活藝術、食品和葡萄酒烈酒等領域的產品。包括法國館在內,本屆消博會共有336個法國品牌參展,比2022年參展品牌數量增加了50%。這使法國連續第三年成為除中國外參展規模最大的國家。

法國商務投資署供圖
近期,中法兩國交流不斷。就在消博會開幕前5天,法國總統馬克龍率“豪華代表團”訪華。在中法兩國元首的見證下,兩國企業簽署20項合作協議,以推動在農業食品、科技、航空、民用核能、可持續發展、文化等領域的雙邊合作。
消博會上,法國企業積極參展,與中國消費者踴躍互動,也是兩國經貿持續升溫的例證之一。
開館當日,法國駐華大使白玉堂(Bertrand Lortholary)來到消博會現場。他欣喜地告訴來賓,消費品行業與農業食品行業一起,代表了法國僅次于航空業的第二大出口力量。在中國,尤其是在海南,法國的消費品被廣泛傳播并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白玉堂用一組數據向大家說明兩國商貿往來方面的蓬勃活力和密切合作:首先,法國對華出口的奢侈品在過去三年翻了一番。這些產品主要包括香水、化妝品、時尚飾品、皮革制品、珠寶和葡萄酒及烈酒。其次,連續兩年,法國保持了其中國進口葡萄酒和烈酒第一大供應國地位。中國市場的進口葡萄酒中,近30%來自法國。最后,自2021年以來,中國已成為法國化妝品全球出口的主要市場。
中國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帶來更廣闊的發展機會。法國企業也期待抓住“中國機遇”,積極向中國消費者和專業買家提供一系列具有極高品質,同時也承載著卓越、責任、愉悅、本真、創新以及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產品。
歐萊雅已經連續第三年參加消博會,歐萊雅北亞總裁及中國首席執行官費博瑞表示,化妝品行業是中法經貿交流的一塊瑰寶。法國的創新科技和產品滿足了中國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并得到了高度認可。目前,法國是世界第一大化妝品出口國,而中國則成為了法國化妝品的第一大出口市場。在歐萊雅,中國市場已成為集團內全球第二大市場。
“2023年中國持續推進對外開放,而海南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歐萊雅將繼續乘著消博會‘溢出效應’的春風,為中國旅游零售消費者帶來更多樣的產品選擇,并不遺余力地推動可持續消費,以滿足中國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美好消費’需求。”費博瑞表示。
法國時裝業處于全球領先,法國品牌在這一領域一直是優雅、精致和奢華的象征。夢特嬌很早就將產品出口到亞洲,長久以來一直與中國保持著緊密的聯系。在上世紀70年代末,夢特嬌是第一批通過中國香港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西方成衣品牌之一。如今,中國仍然是夢特嬌最大的出口市場。
今年是夢特嬌第一次參加消博會,公司通過法國商務投資署的宣講得知了中國的消博會,隨即便報名參加。夢特嬌集團總經理尼古拉斯·高仕感到十分榮幸,“我們很高興能夠為法國技術與產品在中國和國際上推廣做出貢獻。”
法國的美食和烹飪藝術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創立于1922年的巧克力品牌法芙娜在百年來,傾注大量專業知識和熱情在巧克力的研發與創新上,帶來種類豐富的巧克力產品。
法芙娜亞太區總經理Wenceslas Wedrychowski認為,法國食品契合中國消費者的需求,特別是在中國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法國食品以高品質、精湛制作工藝而著稱,其風味和外觀充滿創新,迎合著中國消費者對西式美食日益濃厚的興趣。法國食品的追溯能力也是其吸引中國消費者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國消費者越來越關注食品安全和產品質量。另外,法國食品通常采用高品質的原材料,中國消費者愈發注重健康和食品原料的品質。中國消費者對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越來越重視,法國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持續踐行尊重環境的舉措,遵守嚴格的質量和可持續性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