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園藝所張良波研究員團隊在桃果肉海綿化病害解析方面取得新進展


桃果肉海綿化病害表現為皮下果肉出現干枯、疏松及褐變的點狀區域,嚴重損害果實品質與商品價值,制約著湖南桃產業的發展。桃果肉海綿化病害是桃育種與栽培團隊正在攻關的產業問題,該團隊前期的研究證實該病害是礦質元素缺少、pH值下降、微生物群落結構紊亂等因素引起的生理性病害。本研究首次在SCI期刊中報道桃果肉海綿化病害現象,并通過對比發病(CK)與健康(TT)桃園的土壤理化特性及根系相關微生物組,揭示了土壤理化條件及根際微生物群落對抑制桃果實海綿組織病害的關鍵作用。健康果園土壤能提供更適宜的根際環境——更高的pH值、更豐富的有機質以及更高的交換性鈣含量——這些條件有利于有益根系微生物群落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該研究發現健康土壤蘊藏著功能豐富且生態穩定的微生物組,這些微生物群落的顯著特征是具有多種促進植物生長的有益特性,包括:鐵載體生成、生長素生物合成、溶磷作用以及乙酰丁二醇代謝途徑等,這些機制共同促進了植物對養分的吸收,并增強了其抗逆性。
本研究更具實踐意義的是為開發基于微生物組的診斷工具和生物防治策略提供了科學依據。該研究不僅深化了人們對微生物介導的植物健康機制的理解,更指明了以微生物組為導向的土壤管理可作為緩解高價值果樹生理病害的可持續解決方案,在環境脅迫日益加劇的背景下,這一發現對提升農業生產力和保障果實品質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