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深入推進食品抽檢核查處置技術幫扶
時間:2025-07-28 08:09 來源:市說新語微信號 原文:
近年來,為深化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實,市場監管總局部署開展食品抽檢核查處置技術幫扶,在嚴格開展核查處置、防控食品安全風險的基礎上,幫助企業尤其是中小微食品企業查找不合格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降低問題復發率,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時,推進食品產業發展,激發市場活力。2024年,市場監管部門幫扶食品企業21864家,跟蹤抽檢被幫扶企業12078家,跟蹤抽檢未再檢出不合格企業10984家,幫扶有效率達90.94%。



各地市場監管部門不斷創新技術幫扶模式,推動食品安全風險閉環管理,著力將食品抽檢不合格的“問題清單”轉化為企業提質增效的“操作手冊”。
福建省市場監管部門圍繞地方傳統特色食品產業,聚焦“一縣一品”產業發展,針對食品抽檢發現的食品安全問題,精準實施“靶向診療”,以區域帶動全域,持續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紅曲是寧德市古田縣支柱產業,年產量約3.6萬噸,全產業鏈年產值5億多元。2024年,紅曲產品受桔青霉素指標影響,整個紅曲產業發展受限。福建省市場監管局成立科技小站掛鉤幫扶,短短4個月,先后4次組織專家技術團隊“把脈問診”,投入300萬元專項財政資金,推動古田紅曲生產加工聚集區37家企業、小作坊開展廠房、車間改造,生產工藝從傳統柴火烘干法升級為新能源熱泵烘干模式,紅曲產品共享實驗室和專業的檢驗人員配備實現“從無到有”,紅曲產品食品安全標準形成制修訂意向等。通過一系列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鏈條技術幫扶措施,古田紅曲產品生產企業、小作坊主體責任意識得到進一步強化,生產行為得到進一步規范,紅曲產品抽檢合格率達100%,有效促進當地紅曲產業向標準化、規范化、集約化方向高質量發展。
湖北省市場監管部門深化“抽檢+監管+服務”聯動機制,通過助企惠民幫扶,將監管關口前移,對抽檢發現的問題實行“點對點”定向“診療”,助力食品產業發展。孝感對全市36家麻糖米酒生產企業開展全覆蓋幫扶,指導企業改善工藝,完善風險防控機制,推動產業綜合產值突破60億元,年產麻糖1000余噸、米酒20余萬噸。襄陽宜城市實施鴨產品供應鏈全鏈條抽檢技術幫扶,助力宜城鴨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了產業增長、企業增效、農戶增收的“三增”局面。潛江幫助8家小龍蝦生產企業優化生產加工工藝,以優質產品提升市場核心競爭力。
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持續深化“核查處置+技術幫扶”融合機制,讓每一份抽檢數據、每一次技術幫扶都轉化為推進食品安全以及產業升級的動能。